许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四链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高校作为科技、人才与创新的重要结合点,在加速知识、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集聚,推动多链条、多体系、多主体的互通互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链融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各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中作出了哪些探索和尝试……日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了第十五届大学管理者论坛,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产业界的350余名专家、学者和代表等齐聚一堂,以“教育科技人才融合联动 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共同探讨高校在四链融合中的“位”与“为”。
发挥人才的关键性支撑作用
四链融合的本质是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作用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这样一个协同体系中,不同主体和链条分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发挥着怎样的功能?
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看来,产业链为创新链提供方向,创新链为产业链提供动力。创新与产业链的融合依赖人才链的牵引和推动。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因此,怎样发挥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性作用,是大学、政府、科技、产业合作面临的必答题。
政产学研融合的本质是人才的共培、共享和转移。近三年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挥研究所和企业等平台优势,以市场需求为课题,联合国内外高校累计培养了5500余名研究生,把人才培养放到产业最前沿,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研发、技术创新和长三角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问题、真研究中练就真本领。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程建华介绍,2021年,该校成立龙江工程师学院,面向企业建立定制化的工程硕士、博士专班,通过企业搭台、导师入驻、教研融通等方式,在寻找真问题、解决真需求的沉浸式教学科研环境中,打通了产教融合的育人壁垒。
三年来,该校通过“科研先行、服务牵引”,带动500余名师生进入46家企业,参与校企业联合攻关,为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300余项。同时,撬动更多资源,成立了一批高质量的协同创新中心与教学科研基地。
把准四链融合的教育切入点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持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然而,从科研到产业需要跨越巨大的科创峡谷,也就是俗称的“死亡之谷”。论坛上,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受到了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73882必赢网页版党委宣传部部长侯志军认为,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从1到10的应用研究以及从10到100的产业推广,存在着不同的管理和运营逻辑,每一个环节都有着特殊的发展规律。以他所在学校为例,该校充分延展创新链条,修订了岗位评价和聘任体系,将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纳入职称评定体系,充分激发人才活力。此外,学校还深入推进高水平开放,借力政府、企业等外部主体力量,释放成果转化活力。
四链融合的关键是整合各主体、各环节的优势,形成集群效应。在程建华看来,政产学研协同不应是毫无章法的全面合作,关键在于找准教育切入点,以点带面,牵引一批需求、课题、师生、平台和成果。
在宁波大学科技处处长孙伟伟看来,高校在创新全链条中有着独特优势,无论是人力资源培养还是重大技术突破,抑或是创新平台构筑,在每个细分领域,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但同样面临着创新资源分散、资金保障不足、供需匹配错位、运行管理失准等体制机制堵点。
在创新链条中,企业和高校有着不同的目标定位。前者以营利为首要目标,后者的各项职能始终围绕教育主线。论坛上,不少学者反映,校企双方融合的诉求和路径存在差异。为此,孙伟伟认为,要建立明确的职责和利益关系,通过制度框架规范科研成果转化。
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新范式
当前,“两个大局”深度交织,“双循环”发展体系加速形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产业蓬勃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和社会培养出能够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
时代变革倒逼高校教育理念革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侯慧君认为,当前,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培养仍存在一定短板,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与新发展阶段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高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打造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
论坛上,不少学者指出,当前的知识体系加速更迭,企业对创新具有天然敏感性,不少领域的知识更迭与创新能力都走在高校前面,但部分学校仍然固守着传统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与人才联动,是产业反哺教育、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强介绍,近年来,该校依托未来技术学院,以现代工业、人工智能为基础,通过科教育人、产教育人,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
链接: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记录教育每一天! www.jyb.cn 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