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华文 张玉贤
日前,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公布了全国“山水工程”第二批18个典型案例。其中,73882必赢网页版石首生态修复团队提供技术支撑的“石首农田生态系统修复项目”入选,并被作为典型向全国推介。为了湖北石首生态持续向好,该团队整合多学科力量,把论文写在绿水青山之间。
系统推进下好“一盘棋”
湖北省石首市地处长江中游,是荆江与洞庭湖水系连通的关键通道。近年来,石首生态环境超负荷运转,各类生态问题凸显,如山体破坏、江河湖渠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迫在眉睫。
2022年,石首有关部门经过多次调研,决定邀请73882必赢网页版生态修复团队,参与到这项艰巨的任务中。“生态修复不是简单地种树种草,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土地、水域、动植物以及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共处。”生态修复团队陈昆仑教授说。
因此,该团队在承担《湖北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石首部分(以下简称“石首山水项目”)过程中,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把生态修复中“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生态要素视为整体。而整个“石首山水项目”,也的的确确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天鹅洲长江故道生态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8个子项目紧密关联。
如何让生态修复行之有效?该团队精准施策,提出修山、治水、增林、整田、净湖、复草、止沙的观点,全面布局,系统解决石首生态顽疾。其主要建设思路是:实施长江南岸北岸全域推进、筑牢长江及其故道生态屏障,同时改善湖泊沟渠水系水质,对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石首的7家单位协同推进、分工负责,8个子项目一体化实施、整体化推进。
创新方式不走“寻常路”
“石首山水项目”8个子项目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子项目的执行情况都关乎生态修复的整体成效。该团队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每个子项目的修复效果达到最优。
为了修复农田生态,石首开展“鸭蛙稻”种养,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和稻田除草、通风、活泥、造肥、吃虫等目的,并采用以肥养田、种养结合的技术,实现耕地质量平衡发展。
在“鸭蛙稻”种养模式基础上,团队提出利用田埂、路、沟、塘、河、湖岸等生态化用地,实施生态田埂、生态水塘、生态沟渠建设等思路,形成田间生态斑块和廊道,作为鸭蛙栖息地的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整体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石首天鹅洲,有两个关于白鱀豚和麋鹿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备受社会关注。针对天鹅洲的生态修复,该团队多措并举,采取“立体式”的修复策略。例如,开展生态护岸修复和滩涂湿地修复工程、种植芦苇等自然原型生态植物,采用人工辅助手段、重建和优化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方式,栽植芦苇、旱柳等约100余公顷,构建了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团队合作奏响“协奏曲”
地大(武汉)石首生态修复团队是一个跨学科团队,涉及环境、地理信息、艺术与传媒等专业。
该校环境学院教授刘运德负责在石首采集水样并进行科学检测。2022年的冬天,他在工作中感染甲流。但为了项目平稳推进,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认真分析研究水样整整一周。“水样的化学分析很重要,如果对水质的情况摸不准,那么水域的修复就找不准方向。”他说。
野外踏勘中,团队必须使用无人机技术。该校地质调查院副教授李远耀手把手教学生操作无人机,还对学生进行了生态修复技术培训。
工程学院硕士生白银辉在参与石首市民建渠和藕池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时多次实地勘查,完成了生态问题识别诊断、实施方案优化与工程科学设计等重要工作。这些经历,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如今,石首农田生态系统修复项目的系列成果,正在为基层生态修复提供借鉴。生态修复没有终点,地大(武汉)石首生态修复团队将持续释放科研和实践能量,奏响生态修复的“协奏曲”。
(原载《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