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媒体地大  >  正文

【吉林日报】推动生产方式逐绿而行、向数而兴

发表时间:2024-11-18     点击:次     编辑:孙彦钦

吴冬艳 汪宗田

顺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深化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面向未来产业发展新变化,应对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在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方面的价值引领、机制发挥与实践推动等作用,为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提升公民数字素养,培育绿色生产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互联网这一关必须过”。数字化不单是技术的创新普及,也是一场生产主体价值理念、管理模式与生产方式的意识觉醒与行为选择。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演进发展并非自发行为,需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企业、公民、工商、金融、统计等机构和部门的协同联动,推动形成百姓广泛参与、共治共享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式。为此,要加大相关观念传播和数字化创新力度,丰富数字化生产、流通与消费场景,大力培育公民数字化思维,依托数字技术打造平台经济、低碳经济、共享经济,鼓励企业积极研发绿色消费产品和绿色低碳数字技术,引导教育部门打造绿色低碳教育体系,推动市政部门带头绿色出行,全面增强社会公众绿色环保意识。通过设立公民数字素养培训中心,以数字文化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提高绿色低碳产业、新能源产业、新兴技术产业效能,助推绿色低碳科学知识、道德规范、文化作品等的创作、生产和传播,培育社会公众责任意识、数字化能力。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健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数字经济具有节能、减排、提效等作用,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同传统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一方面,要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工程,通过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有效嵌入企业生产、研发、销售、物流派送等领域,加强产业之间的横向互补与纵向协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另一方面,要完善数字经济配套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特征、类型和阶段,在技术研发、人才队伍打造、制度供给、金融税收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支持,发挥数字经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倍增效应,更好地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发展。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厚植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数字根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石,可以为新时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注入强劲技术活力。着力建设绿色生产方式数字化平台,坚持整体性思维,以信息化综合平台为基础,将企业生产研发、资源流通、供给管理等跨部门跨区域领域数据链接、整合,形成数据互联互通、多边联动、业务融合的一体化大平台。推动生态环境智能感知体系建设,以生态环境风险防范预警为重点,形成对钢铁、水泥、煤炭等重点行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采集、感知控制、数字决策、智能处置管理体系,促进绿色生产方式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完善相关政务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技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新能源、民用航空等重点领域的政务服务需要,推动实现事前推送、事中智慧审批、事后有效反馈,加快构建现代绿色低碳产业动态分析的政策体系研究。

优化技术制度供给,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技术制度供给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发挥着规范、激活功能,成为提升生态治理水平的重要方式。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政策体系,能够凝聚各方利益主体的价值共识、规范社会组织行为,扎实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创新,促进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一方面,要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政策体系。促进企业加快绿色生产技术创新和清洁生产改造,加大相关保障力度,建立健全节能、降碳、减排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实行清单管理、数字监控、智能处置。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配套的体制机制。各地应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因地制宜推动区域高碳产业和高能企业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结构含绿量,这既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服务智慧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各地区要瞄准“高尖新”技术这个“关键点”,优化企业绿色生产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财税、价格、土地、人才等政策,形成绿色低碳转型的良好政策环境。

(作者单位:73882必赢网页版马克思主义学院)

链接:吉林日报-推动生产方式逐绿而行、向数而兴

(原载《吉林日报》2024年11月13日)



最新动态
Baidu
sogou